面對自己的錯誤
近日Facebook出現一個叫「Margaret Meme」的專頁,專門貼出吳靄儀於一些節目中的對白截圖,似有挑戰「燦神」萬能key地位之勢。其中一張圖片是吳靄儀上港台節目《哲學有偈傾》討論時說「雖然我想罰他們讀哲學」,令我想起一件跟吳靄儀有關的小事。
幾年前讀到吳靄儀一篇專欄文章,當時黃浩銘入獄,吳提到黃打算在獄中讀哲學書,寫了一句「大哲學家羅素的邏輯學巨著Principia Mathematica就是在獄中寫成,他的獄卒是第一名讀者」。剛好我是讀數理邏輯的,所以對《Principia Mathematica》一書略知一二,這本邏輯學巨著有三大冊,而且是由羅素跟哲學家懷海德(Alfred North Whitehead)合著,於是按我的理解不可能在獄中寫成。
起初我懷疑是羅素另一本常被人跟《Principia Mathematica》混淆的《The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s》,但查了《維基百科》後發現應該是《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》。
我並不認識吳靄儀,本來發現了這個小錯、知道事實後便心滿意足。但記得友人提到吳靄儀雖然沒有手提電話,回覆電郵、電話非常有紀律,於是想「測試」一下(我猜吳靄儀也想知道寫錯了),冒昧傳了個電郵說羅素在獄中寫的並非《Principia Mathematica》。
大半個小時後迅速收到回覆,吳指自己讀羅素自傳已是多年前的事,應在寫文章前翻查內容,並感謝我告訴她此事。“It is important to be accurate, and I am grateful you took the trouble to let me know.”
事後我告訴友人,友人的反應是 “I told you so”,毫不驚訝。隔了一段時間,友人需要用到吳靄儀那篇專欄文章,吳還刻意提醒友人文中提到的羅素著作有誤,應為《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Philosophy》。
被毫不相識的人指出錯誤後不是視而不見,而是感謝對方、認真對待自己的錯誤(那怕只是一個小錯),假如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嚴格程度有她一半就好了。
Be like Margaret.
P.S. 一直沒把此事寫出來,主要是覺得公開說自己曾指正吳靄儀未免自吹自擂、太厚面皮了,畢竟只是個小錯,剛好是我稍為熟悉的領域內才發現問題(雖然吳靄儀肯定不介意我寫出來)。
早前在自己的私人Facebook寫了此事,純粹想協助推廣Margaret Meme,僅限朋友閱讀,基於上述原因仍不打算公開。但近日見到有作家被指出問題後不認錯之餘還狡辯(此人沒資格跟吳靄儀在同一篇文章出現,故略去其名),希望本文可以令大家向吳靄儀這種前輩學習,記得問自己︰
(原刊於Mediu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