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min read

未睇嘅書

用「睇過/未睇過」嚟區分藏書,未免略為粗疏。
未睇嘅書
《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》第15集〈機械們的時間〉(機械たちの時間)截圖,圖中藍色係攻殼車/Tachikoma,睇緊嗰本書係《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》(Flowers for Algernon)。

手痕開咗個IG講下買咗未睇嘅書,話要寫短啲但唔小心第一個post就寫長咗,貼埋出嚟。

開個IG講下啲買咗未睇(注意唔係「唔睇」)嘅書,其實係因為呢幾個月太忙無乜點睇書,想迫自己睇返多啲,亦控制下啲購物欲。近年通常睇完會寫下筆記,但往往都要返咁上下心機時間,寫啲未睇嘅書就唔會太花時間,因為未睇無咁多嘢講,同埋寫咁長不如真係走去睇書。

啲書買咗未睇嘅理由好簡單,就係無時間。但點解明知未有時間睇都買呢?我諗過下,主要原因有幾個︰

  1. 覺得要支持下(通常係香港作者)
  2. 工作需要,買定先,用到時唔使搵
  3. 見到罕見或者難得咁平嘅好書(通常係二手)
  4. 驚如果而家唔買之後無機會再買

講起買咗未睇嘅書,通常都會提到《黑天鵝》(我無睇過)所提到嘅「反圖書館」(antilibrary)。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話Umberto Eco將去佢私人圖書館嘅訪客分為兩類︰一類讚個圖書館好大、問佢睇咗幾多,另一類就知道私人圖書館唔係用嚟曬命而係研究工具,Taleb就叫啲嗰堆未睇嘅書「反圖書館」。

想引Taleb呢個講法時本人職業病發作,搵下到底Eco邊度講過,查咗《黑天鵝》無提到出處,最後bibliography列咗四本Eco著作,對返內容應該係出自《How to Travel with a Salmon & Other Essays》入面篇〈How to Justify a Private Library〉。

不過Eco喺呢篇文入面無提到兩類訪客,只係話經常遇到人見到佢藏書就話︰「嘩好多書!你係咪睇晒?」佢一開頭以為只有唔多見開書嘅人先會咁問(仲笑啲人 “accustomed to seeing a couple of shelves with five paperback mysteries and a children’s encyclopedia”),但發現其他人都咁講,佢認為呢啲人視書櫃只係用嚟存放睇過嘅書,而唔認為圖書館係工具。

至於睇書呢家嘢,細個都算係鍾意睇書,少不免追求閱讀量,大個自然知同真係有天才或狠勁嘅人比不值一睇,往後見到有啲人刻意塑造睇好多書嘅才子形象,都會忍唔住笑(唔應該咁,因為自己一唔小心都可能會係咁)。我最鍾意都係友人郭梓祺用食橙比喻︰

說看書有助擴闊眼界和想像,認識人和自己在世界的位置,當然對,但盲目吹噓閱讀多好,對根本沒空或與書無緣的人而言,也可以是奢侈又離身的事,只徒添憎厭或自卑。有時不小心這樣壓了人,想起就覺得不應該。

然則『世界閱讀日』又有何意義呢?退一萬步想,閱讀說不定像吃橙,好味、便宜、有益,喜歡吃橙的人都知道,但世上就是有人不吃橙。都是緣分。(郭梓祺〈世界閱讀日﹕少時與此獨無緣〉

講返「反圖書館」呢個詞,如果用嚟代表「未睇過嘅藏書」,即係話「圖書館」係代表「睇過嘅藏書」,反而同Eco提出嘅諗法——圖書館唔係擺啲睇咗嘅書,更係研究工具——背道而馳。況且書呢家嘢同戲一樣,邊個話睇一次就夠?就咁用「睇過/未睇過」嚟分,未免略為粗疏。